西咸消防智能指揮、智能接處警系統-西咸新區消防智能系統運行記
智能指揮、智能接處警系統-西咸新區消防智能系統運行記
警情位置在哪里?哪個隊站離得近?隊伍走到哪了?現場到底什么情況?曾經,在消防救援隊伍119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指揮中心”)這樣的“連環”追問時常上演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給消防指揮員裝上了“千里眼”也裝上了“順風耳”。
日前,在陜西省消防救援總隊召開的智能指揮、智能接處警系統建設現場觀摩會上,西咸新區消防救援支隊作為全省首個全面建成并應用智能接處警和智能指揮系統的支隊,演示了數字化技術重塑下的消防救援工作。
西咸新區消防救援支隊的智慧消防平臺運行7個月來,受理警情500余起,在響應速度、調度指揮、現場作業、科學施救等方面效率大為提升,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護航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接處警:救援時間分秒必爭
近日,一場模擬火災正在緊張上演。 “我是灃西新城吾悅廣場工作人員,這里一家正在裝修的商鋪起火,約200平方米,有2人被困。”
報警電話剛掛斷,指揮中心的智能接處警系統上,數字地圖已經標明了精確到樓層和房間號的報警位置——這是由商鋪內的煙霧報警器推送的。在西咸新區,11056件(套)消防物聯網感知設備全天候守護著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以前,獲取警情位置只能依靠接警員詢問,報警人往往描述不清火災地點,浪費黃金救援時間。接警員手動錄入也很容易造成要點遺漏。”西咸新區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干部劉悟說。
數字化改造,讓一切大變樣。“嘟嘟嘟”,指揮中心城市智能高點監控系統也發出警報。在吾悅廣場附近的超高層建筑上安裝的城市智能高點監控,利用可視光以及紅外攝像機“偵察”到濃煙和火焰,上傳警情信息。這些智能設備個個“火眼金睛”,讓火災無處遁形。
報警電話接通后,智能接處警系統運用定位手段迅速明確吾悅廣場報警人位置信息,接處警語音識別引擎自動抓取通話中的關鍵文字信息,生成接警單。“這能讓接警時間至少縮短15秒。”劉悟說。
那么,如何科學合理、快速便捷地調派力量?
智能接處警系統初步判定此次火災等級,并自動生成調派方案。
“啟動三級響應,全勤指揮部隨警出動!”指揮中心指揮員發出指令。系統中,西咸新區5個綜合站、5個政府專職站和20個小型站的人員、車輛和裝備動態,盡在掌握中。指揮中心可綜合警情等級、隊站位置、人員在位率和裝備物資情況,實現快速、準確、高效、智能調派。
火災場景千差萬別,在智能接處警系統的專業隊調度模塊中,還有針對高層建筑、石油化工、地震救援等特殊災情組建的專業隊,指揮中心可根據災情一鍵式調派。
指揮系統:“一盤棋”統籌
調派命令下發后,吾悅廣場鄰近的灃潤和園小型消防站消防員第一時間到達起火位置,進行人員疏散和初期火勢控制。
同時,尚航七路政府專職站的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建章路專職消防站的舉高噴射消防車等4隊4車,也分頭趕赴現場。
在舉高噴射消防車上,消防員利用移動指揮APP、綜合應用公安道路監控等,選擇最優路徑,并實時接收指揮中心推送的處置要點、3D數字化預案等作戰信息。消防員在移動設備上就可熟悉災情周邊情況。“吾悅廣場緊鄰一座加油站,要重點予以保護,防止災情擴散。”指揮中心提醒。
約10分鐘后,后續救援力量陸續到達,根據3D數字化預案預演的結果,各支隊伍有序停靠在指定位置,避免了消防車輛擁堵等問題。
指揮中心作為滅火救援指揮調度的“中樞大腦”,以前,指揮中心缺乏對現場的感知力,指揮員心有余而力不足。升級后的實戰指揮系統,讓滅火救援更智能。
現場災情不容樂觀。“現將火警升級為三級,請啟動西咸新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和聯調聯戰工作機制,調集人員、車輛、裝備到場增援。”指揮長發出新指令。
西咸新區各社會單位迅速響應:公安局進行道路警戒、人員疏散,應急管理局著手調集物資力量,西咸新區中心醫院到現場預備救護傷員……
去年,西咸新區出臺《應急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機制實施辦法》,將西咸新區應急救援力量分為兩級:一級單位包含應急局、公安局、各企業專職消防隊等,二級單位包含電力局、天然氣公司、水務局、醫院、藍天救援隊等。全區應急力量悉數納入救援系統,形成大型災害事故救援“大應急”格局。
裝備:“黑科技”護航生命救援
實踐中,3D數字化預案展現出突出的優勢,它像一個“沙盤”,指揮員能直觀預演救援過程。然而,3D數字化預案制作費用大、專業門檻高,不能廣泛服務于災害救援。
“由測繪無人機進行航拍建模,能夠真實還原災害現場及周邊實景情況,同時避免了操作復雜、費用高昂的實景建模過程。”西咸新區消防救援支隊指揮員劉晉文一邊講解一邊演示,利用測繪無人機,他們能在1小時之內完成實景建模,獲得泥石流滑坡面積等大型災害現場關鍵數據。
在發生重大地質災害事故時,往往還伴隨著“斷網、斷路、斷電”等復雜情況。各類先進的設備,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超輕型衛星便攜站、北斗有源終端、衛星電話……操場上,“輕騎兵”正在演示隨身攜帶的便攜裝備。災害發生后,他們要第一時間到達災害現場,通過衛星通信回傳現場音頻視頻資料。
“衛星電話是重要的通信手段。我們通過技術升級,增強了衛星電話的信號強度,使救援人員在跑動過程中也能正常使用。它的續航時間長,一次性充電后持續通話可達6小時,待機時間能達80小時以上。”劉晉文介紹。
目前,西咸新區消防救援支隊有應急通信保障隊員22人,配置靜中通通信指揮車、動中通衛星通信車、通信器材運輸車各1輛,微波衛星便攜站2套,LTE自組網設備1套,各類無人機16架、衛星電話12部等各類先進通信設備。
“我們將繼續在鍛造過硬通信隊伍、豐富通信保障手段、提升實戰通信能力方面下功夫,持續提升應急通信保障能力。”西咸新區消防救援支隊隊長高國順說。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xp@gdliontech.cn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